武汉与武汉人的掠影

wuhan

在《吃货的沙场:武汉户部巷》放完了美食的照片,应该补充一下武汉的景致和武汉人的样子。2009年元旦在武汉的短短日子,连旅游都算不上,所以不提全面和深刻,只能说对自己到过这个城市有所交代。

那走马观花的三天,我早上在户部巷狼吞虎咽,晚上在各大电影院混迹。虽然武汉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各种匪夷所思的传奇和精彩的故事,但我已经被热干面撑满了脑袋,再没有多余的心思去体会那些过往的人文风流。Tanyee 的爸爸妈妈开车带我在滨江公园和东湖小转一圈。如果在上海这样大城市高峰时间开车是种折磨,那么在绕东湖的路上开车确实是种享受,尤其是梅园那一段,行驶的车子不多,风景幽静而秀丽,像极了当年在韩国大田广域的情景,有踩下油门、风卷残花的快感。

如果没有详细的计划,我喜欢到陌生的城市喜欢去大学里转悠,因为在校园里面能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灵魂。所以即便时间不多,我还是去了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对自己的学生生涯心存遗憾、还是留恋逝去的青春岁月?总之我是羡慕那些稚嫩的脸庞的。一如青岛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学院,我行走在这些校园内,不知道自己是否站在许多年前曾在此就读的高中同学足迹上。

武汉话对于南方人来说是有些难懂的,稍不留心听就抓不住言语的主题。留学时曾和一位来自武汉的学者交谈,一口流利的武汉腔,material 发音成“吗铁驴儿”。荡气回肠中又有些饶舌,颇为动听。不过在上海的朋友圈子中没有湖北人士,要想听这具有五个声调的方言,恐怕得再去一趟了。

出行攻略可参考:武汉的路书

时间:2009年01月
地点:中国 武汉 [ Wuhan,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mm/F2.8
备注:照片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吃货的沙场:武汉户部巷

wuhan

2008年岁末,元旦将至,我躺在床上寻摸着可以去哪里转悠,翻来覆去最后买了去武汉的火车票。话说也应该去看望一下超叔家的 Tanyee 同学。那时动车组尚未开通,从上海南站出发到武昌要十多个小时,好在是夜间行车,晚发晨到,比起飞机是要方便的。

见到超叔和苹果一家后,他们直接把我拉到户部巷。没啥好说的,咱作为标准吃货,死抗饿了一整天就是为了这一刻。看过《功夫熊猫》的朋友都应该能够想象我那时的眼神。看到一整溜各式小吃,恨不起跑过去把它们非常爱护得搂入怀中。美味待会儿再品,光是那种类已经让我陶醉。这么说吧,大概一年以后,我去了南京的夫子庙,虽然后者小吃也小有名气,但比起户部巷差远了!南京朋友不要生气,我们就吃论吃。

豆瓣的介绍:武昌户部巷,一条宽不过3米,长仅150米的狭窄小巷,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20多年来,这里有经久不衰的早点摊群,经营武汉人喜欢的热干面、鲜鱼糊汤粉、豆皮、面窝、烧梅、糯米包油条、欢喜坨等30多个品种的汉味小吃。终年生意兴隆,常有万人到此过早小吃。

“过早”最初来自了清代的那首《汉口竹子枝词》,后来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南援三洲”,北集京都,上挖陇阪,下接江湖的地理位置成全了武汉的俗具五方,融汇南北的风情,而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却被武汉三镇穿梭往来的人们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于是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被过早人的脚步踩的热闹起来。

在超叔的带领下,第一天我大概品尝了户部巷 1/3 的小吃,可惜没有把握好节奏,早早得把糊粉灌下肚里去,于是再没有空间留给其他美食。所以只好第二天继续杀将过去,这回吸取之前教训,先从小的烧烤类入手,每样都要小份,最后以热干面收场,心满意足!

听说早期户部巷一家小店面可以盈利百万、甚至千万,所以现在市场扩展非常厉害,导致小吃的品质有所下降。这是中国式发展的必经悲剧。所以,亲爱的,赶紧去战斗吧,每一个吃货都应该光荣得撑死!

出行功略可参考:武汉的路书

时间:2009年01月
地点:中国 武汉 [ Wuhan,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mm/F2.8
备注:照片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汉源书店的文学和咖啡

hanyuan

书店,这个词语本身充满了情调。除了冷冰冰的网上书店和连锁书店以外,它还可以有非常之温馨的形象,家的感觉。只是看过电影“ You’ve Got Mail ”的朋友都知道,后者已经很难在现代社会单独生存。好在上海不是没有这样的店家。拍摄“渡口书店的灯光”之前,就已经偶遇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被它别致的室内设计和良好的读书氛围所吸引。只是那时顾客太多,不便于细细观察和体验。后来专门挑工作日,早早前往,书店内尚无其他顾客,才得以完成此文。

怪自己孤陋寡闻,现在才知道汉源书店。和幽静并充满文化的绍兴路一样,这个“文学咖啡馆”风格低调,没有张扬的门面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倒是民间流传着的一些故事显示了它的与众不同:

2002年,江南春来到常去的汉源书店闭门思过整整7天,得出两个结论,应该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媒表现能力,应该细分市场将广告信息精确地传送到特定族群。

还有,据说平时话就不多的香港演员张国荣,特别喜欢汉源书店的清幽。在上海开演唱会那天的下午,张国荣曾独自泡茶,坐在汉源书店里翻看藏书,消磨了几个小时。临行前,他还轻声抱怨,要不是晚上有演唱会,可以在书店里头呆更长时间。他还曾将汉源作为写真集拍摄的一景,对汉源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汉源文化在官方网页上如此介绍自己的书店:“当您坐在这个客厅式的书店中,手捧一本赏心的佳作,品着一杯醇香的咖啡,沐浴着午后的阳光,那是何等惬意啊!”。其实书店内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些古老的物件,老式电风扇、电话、台灯,还有几架不知年代的柯达相机!非常应和时下流行的复古风。因此虽名为书店,但我想汉源更是会友、扮小资和消磨时光的好去处,阅读并感受。以图书量来估计,它应该不是靠卖书利润来盈利的。在菜单上写着每位客人最低消费50元,不知道这样的收入是否能支撑其支出。具体的商业模式未知,但至少从 1997 年到现在已近 15年,存在即是合理。

汉源书店属于汉源文化,背后有一位强大的老板尔冬强。去过上海田子坊等地的朋友应该熟悉这个摄影家的名字。网络上记载“尔”姓在旧上海是个著名的姓氏,后来尔冬强家族留在了上海,尔冬升家族(香港著名演员、导演)去了香港。

尔冬强( Deke Erh )从事专业摄影20多年,以捕捉和记录文化变迁而见长,曾任记者和编辑,是中国最早具有独立精神的自由摄影家,足迹遍布中国各省和世界各地,为这个多变的时代拍摄了大量的视觉文献,并独立出版《最后一瞥》、《上海装饰艺术派》等画册数十本。长期以来致力于上海史、中国近代史、西域史、欧亚草原史和南洋史的摄影考察和学术研究,在专题摄影和建筑摄影的领域成就突出,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等专业机构颁发的奖项,被西方媒体称之为学者型的摄影家。尔冬强的摄影成就曾被美国《时代周刊》等西方主流媒体多次报导。目前,尔冬强正在进行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以及中俄之间茶叶之路的摄影采访和学术研究。

尔冬强先生除了摄影以外,还是各种 Art Deco 风格的器物和家具的收藏家,难怪汉源书店会拥有这么多有趣的摆饰。我的朋友曾经对我说:科学技术的创新只能影响一时,而伟大的文化艺术可以影响几百年、几千年。欧洲的国家祖辈创造的绚丽艺术作品为子子孙孙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其享受神魂颠倒的工作环境和欲仙欲死的福利。中国现时的高速经济发展可以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让他们重复我们的生活,承受压力并忙碌着?

无论图书、Art Deco 还是各种各样的传说与故事,我们希望城市里有更多像汉源书店这样的地方,哪怕只是记录发展的印记、展示文化的沉淀。

时间:2011年05月
地点:中国 上海 [ Shanghai, China ]
器材:Panasonic GF2, LUMIX 14mm/F2.5, Nikon D70, Sigma 18-50mm/F2.8
备注:部分照片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我们在拍什么-Tsian:浙江义乌酥饼

yiwu_chuasu

Para Sempre 组织了一个活动,让大家用自己的相机来展现自己的家乡。“我们在拍什么-Synyan:无锡太湖绝佳处”以及“我们在拍什么-米小葵:山西宁武县”都是朋友们很好的作品。现在我打算用几篇不同角度的日志来完成作业,简单介绍自己成长的地方:浙江义乌。或许还有补上出生之地:浦江。

在金华地区,提起美食小吃,其实大家言及酥饼比火腿要多。跟火腿一样,酥饼在义乌和浦江都有,应该算是金华地区美食。吃过的朋友会知道它馅料中含有梅干菜,但这不是梅菜扣肉中的那种,而是用九头芥腌制后,再切细晒干而成,为东阳有名的“博士菜”,又名雪里红。用它配以肥瘦相间的猪肉,烤出来的酥饼香气扑鼻,让人五体投地、神魂颠倒、欲仙欲死。

本文介绍的这家酥饼店在沪江路营业已经十五余年,我也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吃过了这些年数。老板张先生谈到他的酥饼手艺由父亲言传身教,祖传的。这些年义乌城区发展迅速,市中心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点心店逐渐不见踪影,像新马路这样当初红极一时的美食小吃街已经销声灭迹。但庐江路的酥饼店阴差阳错存活了下来,除了城市规划的运气以外,店家的手艺和名气也是主要原因吧。

我问张老板是否知道墨香,一个规模运营的酥饼品牌。张老板微微笑而反问:你觉得和我的酥饼比起来哪个好吃?他自信得说,原来在银泰边上还有一家不错的酥饼店,可惜盘给了别人。言下之意,在义乌城区内像样的酥饼店已经屈指可数了。这一点我是相信的。

看看来自百度词条的介绍

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浙江省金华著名点心,也是闻名遐迩的馈赠亲朋好友传统特产。其馅心用干菜为主料,故又名干菜酥饼。传为唐将程咬金微时所创,售以为生,至今该行业中仍奉程为祖师。明代已闻名于世,誉为闻香下马的名点。系以上白面粉、净肥膘肉、雪里蕻咸干菜、芝麻、饴糖、食碱、精盐、菜籽油等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 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 5 小时以上而成。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以前扫街拍照片的时候,我会一路按快门,没有目的和主题,虽然也会有好的片子出现,但总归显得凌乱。后想何不将那些随时可能消失的记忆进行记录,和大家分享自己觉得美好的事物,尤其是食物。谁不是吃货呢?

像沪江路金华酥饼这样的店,因为是祖传的手艺,纯手工制作,产量不大,所以想必老板不会为了一点点的经济利益而去选用不堪入目的原材料,纯熟的技艺、完美的食物和顾客的赞赏是他的骄傲。所以比起包装美好的工业制品,我更喜欢像小时候一样兴奋得守在炉子旁等待着喷香的酥饼出炉。这是成长的记忆,一如“渡口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美好所在。

来到义乌的朋友,小商品市场和购物只是表面的繁华,何不与我一般,去感受一下那些小小角落里真实的传说。因为任何一个时刻慕然回首,它们可能已经不再。

时间:2011年05月
地点:中国 浙江 义乌 [ Yiwu, Zhejiang,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Leica D-Lux 4
备注: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渡口书店的灯光

dukoudukou

坐十号线到新天地站上来,直接进入了“新天地时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这片地方,没想到开起了这么的高档购物广场。而更让我惊奇的是在这里发现了渡口书店。喜欢在上海压马路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渡口书店,那个在巨鹿路上的神来之笔,带着耳目一新的快感。这新天地时尚中的渡口书店风格类似,只是不知与巨鹿路上的正牌是否有关系,百度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书店位于一层 L121 ,门面很小,甚至可以说很难发现其店面。走进去看到放在架子上的书也不多,大部分为文艺方面的书籍,还有几个架子放有T恤以及手工艺品。墙边有个女孩子在看书,她应该是守着这家小书店的。但我们走入、拍照以及离开的整个过程中,她都在橘黄色的灯下阅读,没有抬起过头。我喜欢这样随意的感觉,因为一旦她抬头目视我们,我将会感到窘迫、不再愿意拍照。

凭直觉它们应该和巨鹿路为同一家,在渡口书店的博客里有这样的自我介绍:“一家微型书店,我们向您提供我们力所能及范围内找到的质量可靠的书籍,不限类别。我们希望看书可以成为更多人日常物质精神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珍惜在这里经历的所有体验。愿我们在此相遇,祝您有收获并愉快”。

新浪博客上还有一篇《与渡口书店的高路谈零售业理想》,里面记录了博主于是和渡边书店店主高路之间的问答,多少涉及了我一直以来对渡边书店的疑惑:存在的理想和存在的基础。就像“杭州树布艺主题咖啡吧”一样,充满热情和理想的事物都将面临生存的危机。现在渡口书店的营业模式可以归结为:

每周的读书会、读报会、
每月专题作家和读者的交流、
从2009年开始开始组织放映电影、
2010年11月1日推出了网购服务。

2009 年于是采访之时,高路说渡口书店的文艺书籍收入尚无法维持下一年的收益。如果新天地的渡口书店确实是高路的延伸,那么可以说明目前他是成功的,对于其他有着相同目标的人们来说,也是很好的鼓励。

我对渡口书店没有做很多的调研,所以无法给出具有深度的评论。希望大家能够长久得看到这些在成片成片商业中点缀生活的小情趣。多逛书店有益身心健康。

时间:2011年04月
地点:中国 上海 [ Shanghai, Chin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备注: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

韩国婚礼

Korean_wedding

[2011年]:这本来也是写在清源绿里的日志,但从归类上应该更适合 Para Sempre,索就移过来了。这是我迄今参加过的唯一一次韩国婚礼,听说更早之前还有一位师兄谱系至韩国国防部,实验室同僚们去参加婚礼都必须持有特殊证件才准进入,可惜没能有机会一探究竟。

[2006年]:2005年11月12日,Kim 师兄结婚。虽我已毕业离开了实验室,但他依旧发来了请帖,让我有机会参加异国他乡的婚礼。Kim 为人厚道,早年服兵役时练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留学生们都爱请他帮忙解决一些学业上或者生活上的事情。做硕士课题时,我被日本人的程序折磨、不得其解,Kim 开车带我奔到庆州大学请教,非常尽心尽力了。

在韩国对于婚姻,听师姐说大部分是男方买房、女方买车。Kim 新买的房子不错,典型韩式温馨的装修,韩剧里这方面倒是没有夸张。House Warming 那天,他请所有实验室成员去做客,大家买了卫生纸、洗衣粉等诸如此类的生活用品前往。Kim 说老爸老妈给钱买这个房子,他要交很多税,而且还得还贷,压力也是很大的。

婚礼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个部分,西式以及韩式。只不过着韩式礼服的后者只对新郎新娘亲属开放,我们参加了前半部分。从大田出发,中午12点左右到达汉城(请原谅依旧不习惯用“首尔”这个词语)。婚礼地点是一个白色舞台、红色座位的礼堂。大家先到门口的“签到处”签名,献上祝福与贺礼。我问师兄师弟红包大约多少合适,被告之约不必太客气、3万韩元差不多了(当时约合人民币250元)。然后取得餐票一张,直接到餐厅吃自助餐。后来才弄明白为什么要用餐票凭证,因为那一天有很多对新人结婚,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员都是到这里吃自助,所以只能用这样的办法,真是有够省的。直接舍去了国内最热闹隆重的婚礼大餐,T-T,礼金打水漂了!

举行婚礼大多都是室内,光强对比强烈,因此 Nikon 的神灯 SB 900 不可或缺。这个闪光灯的魅力后来在为 XiaoJun 婚礼拍摄时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古老的 Nikon D70 直接秒杀只用内闪的 Nikon D300。不过在 2005年我还没有装备这样的神器,动态范围只能靠后期来弥补了。另外,Photoshop 的自动 HDR 是靠不住的,目测手调最靠谱。

时间:2005年11月
地点:韩国 汉城 [ Seoul, Korea ]
器材:Nikon D70, Sigma 18-50/2.8, Nikkor 85/1.8
备注:后期 Capture one pro, 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本文共一页

阅读全文 »